close

 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(上官雲)國學,成為今年來傳統文化研究中的大熱門,該領域的著名學者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楊義研究專著“文史三錄”的出版即是基於此門學問的研究。15日,楊義攜新書在北京舉辦品讀會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陸建德盛贊楊義“有傳統學者的氣象”,“從這三本書看出,楊義先生研究涉獵的範圍極廣。但不同之處在於他以研究現代文學出身,能夠融會貫通的對中國文化進行重新閱讀、理解。”
  陸建德以楊義研究的一個分支“小說敘事學”為例進行講解。他分析,在研究現代文學的同時,楊義還從事外國文學的翻譯,並將這種興趣貫穿在學術生涯中,齊頭併進,“中國傳統的小說敘事學,大致是對小說進行點評,但並非是學術的主流。到了楊義這裡,他能夠註意到中國文學的敘述特點,進行綜合總結。”
  這些特點,也正是楊義在學術研究上與晚清以來一些國學大家們的不同。陸建德指出,學術研究的關鍵在於推陳出新,就“出新”這個方面,楊義做的非常出色,“他能夠從搜集的大量史料中推出邏輯上的因果關係,並得出自己的結論,工作量之大,令人嘆為觀止。”
  陸建德的話,得到了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會長鄧駿捷的認同。他與楊義早年便已結識,當時曾在澳門大學一起從事研究工作。鄧駿捷回憶,那時候楊義比大家來得早、走得晚,是最勤奮的人,“研究文獻學的人會有固定的思維,不自覺的按照‘編年’方式處理文獻。但楊義先生卻具有通觀的視野。”
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吳曉都則用“上課學習”來形容出席本次品讀會的心情。他笑著說,楊義在考察研究生論文答辯時的機敏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,“他曾講到,如果文學創作只是搞笑,那就會缺鈣,雖然做學術研究,但是要把愛國情懷和學者的道義責任結合在一起。”
  “讀楊義的著作,會感覺到那是詩與散文、雜文結合的形態,內里充滿情趣。想來文學研究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審美閱讀的樂趣。”吳曉都援引楊義的一句話結束了自己的評價,“審美文化研究工程首先是人性的工程,所以才要品心、讀心。”  (原標題:專家探討楊義"文史三錄":融會貫通理解中國文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mitow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